【大漢釀酒設備】目前,中國白酒正呈現出明顯的向產區快速集中的趨勢,幾個主要產區的營收占了總營收80%以上,產區外的企業正被邊緣化,產區正主導著中國白酒未來發展。
幾大主要產區營收占80%以上
縱觀近幾年中國白酒行業的發展,白酒產區化是非常明顯的趨勢。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,一是各個產區的政府更加重視對產區的打造,響亮地提出了產區口號,二是幾個主要產區營收逐年增長,在白酒總營收變化不大的情況下,產區內的白酒企業營收占比越來越大,占了總盤子的80%以上。
根據各個產區此前公布的數據,2022年,遵義產區的營收規模已經超過2100億元,瀘州產區的營收為1204億,宜賓產區的營收在1800億左右。
據2021年數據,亳州產區為200億元,呂梁產區為240億元,宿遷產區為313.16億元。
其他產區更小,四川綿竹產區有劍南春,2021年規上白酒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57.08億元,總營收應在300億元內。成都產區沒有統計數據,預計在200億內。陜西鳳翔產區2022年營收105億。
前三大產區營收超過了5100億元,加上亳州、呂梁、宿遷三個產區,接近6000億,再加上后面幾個小產區,接近6500億元。
2022年,全國規上白酒企業總營收是6626.5億元。前三大產區營收差不多就占了80%,前六個產區營收占比達到了90%以上,加上其他幾個小產區,市場基本被幾個產區瓜分完了。
產區化背后是白酒的存量化
恒涵咨詢創始人黃文恒認為,白酒產區的背后,是白酒存量化時代的來臨,白酒向優質產區集中,尾部企業、產區化的企業被擠壓,逐漸下滑萎縮。
數據顯示,2017年,四川規上白酒企業營收是2405億,到2021年達到了3247億。貴州白酒2017年營收僅710億元,到2022年營收已破2100億元。2017年,全國規上白酒企業營收是5654億元,2022年營收為6626億元。過去幾年,全國總營收增長不到1000億元,然而貴州白酒營收就增長了1400億,四川白酒也增長了800多億。
從產量來看,2016年,全國產量是1358萬千升,到2022年僅為671萬千升,下降一半。也即是說,有一半的產能是閑置了下來。
在黃文恒看來,近幾年,全國白酒營收和利潤的增長,主要是靠調結構、調價格支撐起來的,這是不可持續的,未來中國白酒的發展,必須得依靠技術創新和突破。
頭部品牌引領產區向前發展
另外,大家稍一觀察還注意到一個現象,在白酒向產區化集中的同時,還伴隨著白酒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,頭部品牌與產區發生了強關聯。
2008年,貴州茅臺凈利潤超過了“酒王”五糧液,2013年,貴州茅臺營收利潤實現雙超,成為行業龍頭。之后,貴州醬酒板塊迎來黃金十年。2014年,貴州白酒營收僅471億,到2022年營收已增至2100億以上。過去十年間,貴州白酒新誕生了一個200億企業(習酒),一個100億級企業(國臺),50億級的酒企也有金沙、珍酒等幾個。
宜賓產區是因為有五糧液,2014年,五糧液營收約210億,2021年營收達到了662億,五糧液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宜賓產區整體向上。
瀘州產區則分別有瀘州老窖和郎酒兩個龍頭,近些年兩個企業也發展穩健,帶動了瀘州產區的整體上升。
對于其他產區,宿遷有洋河,呂梁有汾酒,亳州有古井貢,綿竹產區有劍南春,鳳翔產區有西鳳。整體上看,一個強勢的產區一定有一個強勢品牌,強勢品牌推動和引領了產區發展,提升了產區的地位。一個產區如沒有強勢品牌,在行業的聲量和影響就相應弱許多。
白酒產區化伴隨品類的分化
對于白酒的產區化趨勢,也有人發表不同的觀點。古川酒業總經理羅政認為,白酒產區化同時伴隨著香型和品類的分化。
他說,比如廣東、廣西的米酒,產能、產量也不小,群眾基礎也不錯,只是產值較低,沒有納入統計。
另外,白酒向產區集中的同時還伴隨香型的分化,原來濃香占的比重很大,現在醬香、清香起來了。清香又分以山西汾酒為核心的大曲清香,以紅星、牛欄山為核心的二鍋頭,還有衡水老白干,以江小白為代表的小曲清香,云南的小曲清香,還有青稞酒,都是廣義的清香。
濃香內部也在分化,有以五糧液為代表的五糧濃香,以瀘州老窖為代表的單糧濃香,洋河、古井貢,又突出的是綿柔、綿甜的特色。
一方面白酒在向產區集中,呈現明顯的產區化特色,另一方面白酒品類又逐步在分化,細分出若干個特色的品類,共同推動中國白酒滾滾向前。
作者:喻奇樹 來源:封面新聞